找到相关内容192篇,用时8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云门宗禅诗研究

    bull;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15《瑞新》。   〔57〕〔65〕南宋•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15《晓聪》。   〔58〕宋•门慧开《门关》第21则。   〔59〕南宋&...目机铢两,不涉世缘,作么生承当?”众人对,遂自答:“一镞破三关。”“函盖乾坤”指绝对真理遍布天地之间,函盖整个宇宙;“目机铢两&...

    吴言生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63253512.html
  • 金刚般若印禅心——论《金刚经》对禅思禅诗的影响

    若不是志公解释,大士也会像达摩 那样与武帝机缘不契,被赶出国去。实际上是感睵禅的慧命,在志公的阐说中丧失殆尽!   四、住生心,触处皆春   金刚般若通过证的无功之功,将悟心予以扫除。扫除悟心后的...本来心。本文通过对《金刚经》对禅思禅诗的研究,指出金刚般 若揭示本性“如如”纯明,用般若利剑扫除一切,以臻于应所住而生心 的人生境界;禅宗重现清明染的本来面目,用公案机锋破迷去执,以臻 于存在而...

    吴言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95953688.html
  • 纯印老人(2)

    妄执深重遮障本体,法身之神妙相不能显现。尤为严重的是,自有佛性,难知难信,却骑牛找牛。  “住生心”。识本心、见本性,须在自性上见,修行最大障碍,切莫着“机境”!佛是机境,法亦是机境。机是时机、机会...第三章  修心与证果  纯印老人住世一百零九年,旨在度迷惑众生修行证果。所谓的修行,即修因的心(修心)。因可分为善、恶、记,但此因无不起源于心。吾人的一念心,可有几许清净?无不是心猿意马:时而东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32855085.html
  • 谈心力

    实质上他是拥有很强的心力,此时他方能「住生心」,而日渐契入于「无心」的心,这就是 恩师开示的:「要执著一个不执著的(安祥)」的道理。因此我们的修行必须脚踏实地,不可以才刚读小学,就妄想一步登天,直接...的人,就会活在病痛的煎熬当中,可说是渡日如年,生不如死。其次,生命力稍差的人,平常工作和生活,若不是无精打采,就是很容易疲累,人生了趣味可言,是很难得到幸福的,因为他从生命的本源所获得的生命能量,只...

    云 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33355091.html
  • 成一法师华严文选(2)

    七九○)、牛头(法融五九四-六五七)系统等是。其旨谓凡圣等法,皆如梦幻,都所有而性自空寂。在平等法界中,佛及众生,皆是假名,平等真法界,佛不度众生。故应如此了达本来无事,心所寄,方免颠倒,住生心...息妄修心宗: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南侁(资州智侁[智诜]六○九-七○二)、北秀(玉泉神秀六○八-七○六)、保唐(住七一四-七四四)、四阆、宣什,及稠那、天台(佛窟惟则七四六-八三○)等。其宗旨即谓众生虽本...

    成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04255947.html
  • 《金刚经》中的般若思想

    ;念为宗,无相为体,住为本。”显然是吸取了这种“住生心”的理论。   四、慧能与《金刚经》   《金刚经》还常以佛、如来自身的故事、经历来启发人们。经中说...卵生、胎生、湿生、化生、有色、无色、有想、想、非有想、非想,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。”不管人们对这句话从哪种角度来理解,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一个重要区别,小乘偏重...

    伍先林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41958779.html
  • 觉意三昧与四句生门

    如来藏理的真如。  第四、起方便七觉: 虽知住,而“怜愍众生,兴心万行”,住生心,兴起善巧方便,“以七觉善巧,修习一切的自利利他三摩提行,如空中种树”。  第五、入法门七觉: 以菩萨行行不依真俗二...  觉意三昧与四句生门  赖贤宗  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、国立台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 摘 要  智者大师的《觉意三昧》(全名是《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》)和《摩诃止观》的四种三昧皆阐明“觉意...

    赖贤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33359901.html
  • “苦”之“自度”与“罪”之“救赎”

    爱不关心,长伸两脚卧”(《坛经·般若品》),这种是非不分、憎爱无关的生存法则便是以冰冷的自然情性去体验人生。  五祖弘忍用以印证六祖慧能的法本——《金刚经》——之义趣乃“住生心、无相布施、无我度生”...命题之一即是:“一切皆苦”。人生本来的“苦”,人性本具的“无明”足以摧垮个体的一切形而上建构(意义建构、价值建构),假如没有一个神性尺度,这些“建构”便所谓终极意义、“苦”和“无明”便可尽情嘲弄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94460265.html
  • 禅艺合流与石涛画论的禅美学

    所以不仅否定“形似”,即使前述神品中之“传神”亦嫌滞于化迹;禅风的画作强调以“不似之似”传写超脱洒然的“画外之意”。这里的不似之似所似的是离一切相的实相,画外之意的真意是住生心。明复法师认为:这种...一致,等差别”的融合,在明清时代,形成“诗书画禅一体化”的主张。王渔阳说“舍筏登岸,禅家以为悟境,诗家以为化境,诗禅一致,等差别”[8],禅与艺术的融合,使得宗教证悟、哲学与艺术达到一体化的境界;...

    赖贤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95961418.html
  • 吕澂与禅学研究

    南海,由海客以得此学,非因也”。  吕澂还从四个方面论证慧能禅法与《七句义释》相同。一、坐不为禅,与《七句义释》之禅重散心相同。二、闻诵《金刚经》而发心,由住生心句悟道,与《七句义释》以不住为方便...义耶?”(《与梁漱溟论宜黄大师》)  熊氏以为,“竟师愿力甚大,惜其原本有宗,从闻熏人手。有宗本主多闻熏习也。从闻熏而人者,虽发大心,而不如反在自心侧隐一机扩充去,资外铄也。竟师一生鄙宋明儒,实则...

    文 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94363140.html